机房恒温恒湿精密空调解决专家
一、设计规范
建筑设计规范(JGJ 25-2000,J21-2000)
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管理暂行规定(建设部1997-290)
智能建筑设计标准(GB/T 50314-2000)
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(JC J/T 16-92)
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(GB50019-2003)
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(GBJ54)
[计算机房设计,施工与验收规范] SJ/T30003-93
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(GB2887-89)
建筑设计防火规范(GBJ16-87-2001)
电气装置工程施工验收规范(GBJ232-82)
二、机房环境要求
(1)开机时,电子机房内的温度、湿度标准如下表
级别
项目 |
A级 |
B级 |
夏季 |
冬季 |
温度 |
22℃+/-2℃ |
20℃+/-2℃ |
18℃-28℃ |
相对湿度 |
45%-65% |
40%-70% |
温度变化率 |
<5℃/h
并不得结露 |
<10℃/h
并不得结露 |
适用房间 |
主机房 |
|
基本工作间(根据设备要求采用A级或B级) |
备注 |
辅助房间按工艺要求确定 |
(2)主机房内的空气含尘浓度,在静态条件下测试,每升空气中大于或等于0.5μM的尘粒数,应少于18000粒。
(3)主机房必须维持一定的正压。主机房与其它房间、走廊间的压差不应小于4.9Pa,与室外静压差不应小于9.8Pa。
(4)机房空调系统的新风量应取下列三项中的最大值:
A、室内总送风量的10%;
B、按工作人员每人40m3/h;
C、维持室内正压所需风量。
三、机房空调系统设计
1、恒温恒湿精密空调系统设计


(1)设计原则
通用性:本系统的设计符合相关国家设计标准。
稳定性:所有产品都是国际国内知名品牌。经过长期的运行考验。
可维护性:完全正面维护,便于故障的处理。
智能化设计 :均采用智能化设计,便于远程监控。
经济性:科学合理设计设备容量,减少投资成本。
(2)设计要求
A、大风量,小焓差。
B、多种送风方式,多种制冷方式。常规的有:上送风、下送风。
C、全年24小时,365天不间断的运行。断电自动启动。
D、高效过滤装置,高可靠性,自动故障报警功能。
E、高控制精度,具有微电脑控制系统。

(3)设计选型
精密空调系统分为三大类型,根据现场情况配置合适的精密空调类型。
A、风冷型。
由室外冷凝器机组和室内机组构成。是常用的类型。对室内外总管路距离有要求,不宜太远。
B、水冷型。
由冷却水水源(冷却塔)和室内机组构成。当无法使用风冷型机组的时候常采用的类型。不受管路总距离限制。距离可以做的很长。投资成本比风冷型高。
C、冷冻水型
当机房大楼能24小时,365天不间断的提供冷冻水时,可采用冷冻水型的精密空调,投资低。但是当大楼物业无法不间断的提供冷冻水时,冷冻水型精密空调需配置室外冷水机组。投资大。
(4)设计需知
A、机房面积,所在楼层、室外情况、长宽高。
B、机柜数量、服务器总功率、机柜的密度高低、静电地板架空高度。
C、水电情况,进水水路、排水水路。主电源情况。
D、机房大楼的电梯尺寸
2、机房新风系统设计
总新风量:
设计规范中规定,在封闭的室内房间“保证室内每人每小时的新鲜空气量不小于40m3/(h•P)”;另外,还应考虑最小新风比(室内总风量的10%~15%)及维持正压所需的新风量,我国一般取维持正压的室内换气次数为5次/h(这与能源消耗水平有关,因为新风量的大小直接影响整个机房的空调负荷)。设计时应在人均指标、最小新风比及维持正压三者中取大值。